中國蓮花景區姚西蓮海。饒正旺 攝
“接天蓮葉無窮碧,映日荷花別樣紅。”這種生態美景在江西撫州廣昌縣隨處可見。
7月3日,澎湃新聞隨“贛南蘇區振興發展十周年”媒體采訪團一行走進廣昌縣蓮花科技博覽園和中國蓮花景區,探尋其以“蓮”為媒的農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的樣本經驗。
廣昌縣位于江西省東南部、撫河源頭,是聞名遐邇的“中國白蓮之鄉”、原中央蘇區北大門,也是第五次反“圍剿”的主戰場,史稱“紅軍長征前夕的激戰”的廣昌高虎腦戰役,為紅軍主力和中央機關的戰略轉移贏得了寶貴的時間。
“中國白蓮之鄉”廣昌,依托“太空蓮”實現了從國家級貧困縣向農業強縣的蛻變。廣昌縣委常委、宣傳部長易忠華告訴澎湃新聞記者,目前,該縣白蓮產業綜合年產值近30億元,廣昌“太空蓮”種植區域更是覆蓋湖南、湖北、浙江、四川等地,占全國白蓮主產區種植總面積的80%。
白蓮綜合年產值近30億元
廣昌種白蓮歷史悠久。當地百姓對白蓮有著深厚的情感,在廣昌縣的各類磚雕、木雕、石雕建筑上,都有蓮花的元素。
“當地白蓮始種于唐朝儀鳳年間,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。目前,廣昌蓮花種植面積有11萬余畝,年產量達9000噸,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國縣級榜首,是全國最大的白蓮科研生產中心、集散中心、價格形成中心和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?!睆V昌縣白蓮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鄒東旺告訴澎湃新聞記者。
蓮花科技博覽園位于廣昌縣城南郊,昌廈公路旁,距離縣城區5公里。博覽園于2009年建成,以白蓮科研為主題,集白蓮科研、良種繁育、科普教育、蓮文化展示、旅游觀光等五個功能為一體。整個園區分為科研試驗區、良種繁育區、中外蓮品種觀賞區、種質資源區等八個區,是國內最早、規模最大的子蓮研究、展示平臺。
“廣昌在子蓮育種方面處于國內領先水平,開展了廣昌白蓮航天五次搭載太空誘變育種研究,選育了太空蓮36號等白蓮新品種,累計推廣種植面積2000萬畝以上,覆蓋了全國子蓮種植面積80%以上,成為我國子蓮的主栽品種。”鄒東旺進一步介紹稱,白蓮產業是廣昌縣域經濟的支柱產業,每年廣昌白蓮的農業產值達到7億元,綜合產值近30億元。
驛前鎮姚西村一隅。饒正旺 攝
驛前鎮是廣昌白蓮的主產區之一,也是江西第二大河撫河的發源地,中國蓮花景區就位于此,系武夷山脈腹地,該景區覆蓋驛前鎮驛前村和姚西村,景區由古綠兩大板塊構成,分別是蓮花古鎮、姚西蓮海。姚西蓮海坐落在“中國蓮花第一村”之稱的姚西村,每年盛夏時節,這里蓮花爭奇斗艷,游人如織。
澎湃新聞記者7月3日探訪中國蓮花景區時發現,恰逢周末,前來姚西蓮海賞蓮的游客就絡繹不絕,其中不乏來自福建和江西省內其他地市的游客。
“目前,廣昌蓮花種植面積有11萬余畝,驛前鎮姚西村就有1.2萬畝。姚西村最大的蓮池有1000多畝,是世界最大的蓮池,2016年創下吉尼斯世界紀錄?!斌A前鎮黨委書記許志剛向澎湃新聞介紹,蓮花是該鎮重要的產業。姚西這里三面環山,海拔較高,相當于是“半山腰種蓮”,自然環境、空氣、水等是優質的,蓮花的品質也好。
許志剛進一步介紹稱,白蓮是當地百姓致富的“金鑰匙”,它全身都是“寶”,除了蓮子外,冬天還可以采藕,制成藕粉;荷葉也有經濟價值,像荷葉茶、荷葉包雞等,一斤干荷葉可賣6元,一畝荷田賣干荷葉1000元左右,“再是荷葉的莖,可以制成有機肥,一畝又可收入100-200元。此外,到了冬季,挖完藕后,會套種澤瀉,這是一種中藥材,也能增收??偟乃阆聛?,種植白蓮一畝有望收入6000-7000元,純利潤在5000元左右?!?/p>
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后,當地白蓮產業也借此從傳統種植邁向高品質發展,蓮子、荷葉、莖部和藕的產值增加,讓每戶百姓畝產收入大幅度增加。
農旅融合
除了白蓮自身的經濟收益外,廣昌縣近年來還在堅持圍繞白蓮產業“做加法、做文章”,深挖其旅游價值、精深加工等,提升白蓮產業的附加值。
“我們這里蓮花的花期很長,6月中旬至10月中旬,有4個月,這也是當地旅游的旺季。如今,不少外省游客都慕名而來,對當地農民增收大有幫助。工作日,每天都有20多批次游客約200人。到了周末和節假日,游客更是激增到500-600人?!痹S志剛如是說道。
“蓮是姚西村的文化之魂?!睆V昌縣驛前鎮姚西村黨支部書記馮廣容說,近年來,姚西村以蓮為產業核心,激活了鄉村旅游活力。姚西村在蓮花景區開發網紅橋、喊泉、蓮塘彩舫等旅游業態,每年收入20余萬元。
驛前鎮姚西村一隅。饒正旺 攝
據了解,姚西村景區每年接待游客20余萬人次,帶動全村餐飲、民宿及白蓮等相關產品銷售額達數千萬元。
返鄉致富這件事,姚西村驛蓮小聚民宿經營者賴平生深有體會。兩年前,他還是一名“廣漂”。2020年,姚西村旅游資源整合基本成型,看到逐年增多的游客數量,日益凸顯的經濟效益,賴平生心生歸鄉之意。當年5月,他返鄉盤下了現在這家民宿?!拔沂菢巧献∷迾窍虏惋?,致富顧家兩不誤?!辟嚻缴f,去年蓮花節期間,15間房天天客滿,最高月營業收入達2.6萬元。
和賴平生一樣,姚西村村民姚秀平也看到了老家發展農旅融合的前景。
“我小時候在村子里長大,我們這里世代種蓮,過去和現在差不多,只是以前還沒明白白蓮有這么大的價值,還能發展鄉村旅游?!币π闫礁嬖V澎湃新聞記者,她原來是做物流生意的,2016年,發現村子里的游客越來越多,而且娘家又有現成的房子可以利用,就回村搞起了民宿。
“我家的民宿共3層10間房,每年6-10月蓮花盛開是旺季,一個月有上萬元的收入,淡季要差一點,平均算下來每月也能有幾千元的收入。這里的游客都是來自全國各地,有些是網上訂的房,有些是熟人推介的,也有政府部門推薦的訂單?!币π闫秸f,這兩年的民宿生意雖然受到疫情影響,但是去年旺季每月還是有5000-6000元的收入。
“我們依托白蓮產業優勢,重點扶持種植業發展,努力將產業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,已形成了春賣蓮藕、夏賞蓮花、秋賣白蓮、冬賣澤瀉的產業循環發展模式,為鄉村振興持續注入新動力。”廣昌縣農業農村局局長何予輝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說道。
延伸白蓮產業鏈
此外,為延伸壯大白蓮產業鏈條,廣昌縣大力發展白蓮精深加工,引進了致純食品等一批蓮產品精深加工龍頭企業,開發出蓮藕粉、蓮芯茶、蓮子汁、荷葉茶等白蓮延伸產品,深受消費者的喜愛。
在致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廠房內,一瓶瓶以蓮為主要原料的飲料,正整齊有序地“走”下生產線。
枝繁巢暖引雁歸。2012年,看到白蓮產業發展前景的陳榮華回鄉,投資5億元創辦了致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,廣昌有了首家綠色蓮荷系列深加工大型食品企業。如今,該企業已成長為江西省農業產業化省級龍頭企業、國家高新技術企業,年產值超8000萬元,帶動周邊300余人就業。
目前,廣昌縣有白蓮系列產品加工企業24家、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8家、深加工白蓮系列產品注冊商標245個。
2012年6月28日,《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》正式出臺,同年,江西省統一戰線在廣昌縣啟動“同心·振興贛南等原中央蘇區廣昌示范區”建設。2013年8月,國務院明確中央統戰部對口支援廣昌建設,廣昌縣迎來蘇區振興和“同心·振興”雙重戰略機遇,進入加快發展的軌道。
廣昌縣官方提供的《關于廣昌縣蘇區振興發展戰略實施十周年工作情況的專題報告》顯示,10年來,廣昌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歷史性突破。全縣生產總值由2011年的25.32億元增加至2021年的95.19億元,增長276%,排位從全省第98位前移至第92位;財政收入由2011年的6.66億元增加至2021年的11.18億元,增長68%;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1年的3545元增加至2021年的14056元,增長296.5%。10年來,廣昌縣先后5次被江西省委、省政府評為全省高質量發展綜合考評先進縣。